久久综合国产乱子伦精品免费_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无码_国产日产欧产精品精品推荐_国产欧美日韩精品专区_四十路の五十路熟女豊満_野花免费高清完整在线观看_色爱综合激情五月激情_2021亚洲国产精品无码_亂倫近親相姦中文字幕_少妇高潮灌满白浆毛片免费看
哈爾濱工業(yè)大學論壇|哈特塔
標題:
振奮人心啊——哈工大王樹國校長報告(轉)
[打印本頁]
作者:
支持麥子
時間:
2011-7-21 09:08
標題:
振奮人心啊——哈工大王樹國校長報告(轉)
尊敬的楊校長,各位校友:
大家好!
我非常高興,也非常激動,昨天晚上我才剛剛從北京趕過來----教育部在開一個大學校長咨詢會,會議沒有結束我就趕過來了。因為這是我們學校歷史上一件大事,海內(nèi)外的校友聚集在一起,尤其在深圳我們的這個新校區(qū),所以我想大家肯定會有很多的感想。很多校友會剛才做了非常好的報告,介紹了各自的工作,看到校友在全國各地、各行各業(yè)都有非常好的進展,工作做得有聲有色,作為校長我感到非常高興。
今天是一個難得的機會,本來應該找時間更早一些把學校的一些情況向各地的校友會做個匯報,把學校近期的一些情況向校友們做一個介紹,學校發(fā)展得怎么樣,我想大家都很關心。另外,我也想把學校下一步發(fā)展的情況和發(fā)展的思路向各位校友介紹一下,希望能夠聽到各位校友的非常好的建議。剛才我們沈陽校友會做了一個非常好的發(fā)言,以愛心為主題把校友們凝聚在一起,非常令人感動。我就想到趙本山小品當中有一部叫昨天今天和明天,那我想我們今天的主題也是哈工大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用這樣一個主題,來探討一下哈工大的歷史和哈工大的未來。
我們學校的歷史大家都很清楚,從1920年建校到現(xiàn)在,有80多年的歷史,這是一個光榮的歷史。學校現(xiàn)在正在籌建哈工大博物館,這個博物館就坐落在我們1920年建校的原校址,也就是原來我們那個建筑大學所在的主樓側面的那個地方,那是我們學校建校之初的校本部所在地。那個樓已經(jīng)翻修一新,準備近期開放,把我們學校從1920年建校到現(xiàn)在的這段歷史,用數(shù)據(jù)用實物記錄了下來,向我們各界校友作個數(shù)字化的展示,使每一位校友回到母校,都能在博物館找到自己的信息找到相關校友的信息。這個工作量很大,所以我們專門組織了一個隊伍,在做這方面的籌備。可作為市級博物館對市民開放。我們的建筑也是非常有特色的,加上哈工大和俄羅斯關系的歷史,對學校后來的發(fā)展應該起到很好的作用。剛才楊校長做了一個很好的講話,雖然沒有什么豪言壯語,但已經(jīng)在字里行間把哈工大精神詮釋得很好。哈工大精神是一種什么精神?就是把國家和事業(yè)的責任心集于一身的精神;就是以誠信取信于天下的這樣一種精神。這樣一種精神使哈工大造就出了非常出色的一批又一批學生,為社會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同時也為學校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
從歷史的角度來看,我們當初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就有很多二十多歲的在校學生為了國家的解放事業(yè)獻出了寶貴的生命,所以這樣一種精神源遠流長,一直傳到現(xiàn)在。新中國成立以后,大家知道,1949年新中國成立,然后50年代初中央政府正式接管哈爾濱工業(yè)大學,一直到現(xiàn)在,每一屆領導,每一屆的學生,都為我們學校做出了自己的貢獻,奠定了基礎。看我們學校歷史,歷代領導、歷屆的學生,都在我們學校留下了非常輝煌的一筆,這些都是我們學校寶貴的精神財富。我接替楊校長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六年,最大的一個體會就是,哈工大的校風和哈工大的精神是我們這個學校保持持續(xù)發(fā)展的寶貴財富,這樣一種精神在支撐著哈工大持續(xù)不斷地前進。大家看到,到現(xiàn)在為止,新中國成立以后,在高校歷史上,歷次都被中央政府確定為重點院校的,現(xiàn)在就剩哈工大一所了。50年代初,中央確定了兩所向蘇聯(lián)老大哥學習的學校,哈工大和中國人民大學,到后來又確立了6所全國重點院校,再到后來的16所全國重點院校,再到后來的211,985院校,在歷次中央政府確定的重點支持的重點院校當中,每次都列入的現(xiàn)在只有哈工大一所,所以是非常非常不容易的。
那么哈工大為什么在每一個歷史階段都能夠抓住機遇,都能夠引起中央政府的重視,我想,就像剛才楊校長所說的,和我們這種扎實的辦學的學風,和我們走出校門為社會做出貢獻的一屆又一屆的校友是密不可分的,這種社會的影響,校友在社會上為母校所爭得的榮譽奠定了哈工大在每一個歷史階段都牢牢地把握機遇,在每一個歷史階段都能夠開拓進取,所以才有了我們學校的今天。回顧歷史,一個學校如果稱得上名校的話,它應該感謝走出校門走向社會為社會做出貢獻的各界校友,只有這些校友點點滴滴的業(yè)績匯聚在一起,才形成了哈工大在社會上的良好聲譽,這也是我接了楊校長之后反復體會而體會到的。這也是學校為什么近幾年對校友工作非常關注、非常重視的原因。我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大家都說牛津、劍橋、哈佛、斯坦福、MIT、UC BERCLEY等等這些學校都是世界名校,但是很少有人說得出來這些學校為什么是世界名校,它有多少教授是世界名教授,它有多少專業(yè),哪個專業(yè)好,但為什么社會認可它們就是世界名校,我想其中一個很大的原因,不在于現(xiàn)在在校有多少知名的教授,而在于它歷史上為這個社會培養(yǎng)了多少杰出的人才,是這些杰出的校友奠定了它在社會上的聲譽,大家都知道,牛津、劍橋出了很多諾貝爾獎獲得者,出國家的總統(tǒng)、國家的領導人等等,使大家知道這是一所好學校,哈工大也是如此。
作者:
支持麥子
時間:
2011-7-21 09:09
回復
1#
支持麥子
客觀地說,我們也不能因此而驕傲自滿,和國際上一流的大學相比還有相當大的差距。今年寒假工作會議學校就準備研究這方面的問題。我們自身的思想還要不斷地解放。哈工大發(fā)展的歷史證明,我們從來沒有為周邊的環(huán)境所困擾,我們在每一個歷史階段,都率先走在了全國高校的前面,在引領著中國高等教育的潮流。所以,學校現(xiàn)在正在做幾件事情,一個是中國研究生體制改革的三所試點高校之一,這是我們率先提出的要對中國研究生體制進行改革。其實我們在提出之前,已經(jīng)在深圳研究生院進行了嘗試。深圳研究生院是楊校長在任時,和深圳市政府聯(lián)合建設的,經(jīng)過教育部批準。同時,還有清華、北大的深圳研究生院。所以,在深圳形成清華、北大、哈工大三角之勢,對我們來說是挑戰(zhàn),也是壓力。你要不要做好?能不能做好?哈工大繼承了一個傳統(tǒng),要做就做好,要么就不做。深圳研究生院教師的博士化率在全國是最高的,100%,70%到80%的老師是從海外留學歸來的。它聚集了一批非常優(yōu)秀的教授,它給學生用外語開課,幾乎所有課程都是外語授課或雙語授課。所以外國留學生喜歡來這里留學。在短短的兩三年內(nèi),深圳研究生院快速發(fā)展,得到了教育部的認可,也得到其它兄弟院校的認可。我每次來,清華、北大兩個深圳研究生院的領導都跟我說:“你們深圳研究生院辦得真好。”也得到了深圳市委、市政府的認可。
深圳研究生院就是瞄準區(qū)域經(jīng)濟發(fā)展的需求,瞄準國際化經(jīng)濟對人才發(fā)展的需求,高層次辦學。深圳研究生院定位很高,要做中國研究生培養(yǎng)水平最高的基地,而且是國際化的。他們這里有很多外籍老師任教。深圳研究生院還很注重實踐環(huán)節(jié),他們有一個校企合作委員會,有100多個企業(yè)加入,我們的學生在學習一段時間后,要到企業(yè)做課題,到企業(yè)中實踐。學生一律做為科學家培養(yǎng)。在實驗室和香港的大學、國外的大學聯(lián)合培養(yǎng)。一類是做企業(yè)的適用人才,和企業(yè)聯(lián)合培養(yǎng)。有一年,深圳研究生院一位同學拿了9個offer,有9個單位要聘請他。深圳研究生院畢業(yè)生的就業(yè)率一直是100%,其中80%留在了深圳。這就是哈工大的傳統(tǒng),我向深圳市承諾了要為深圳市地方經(jīng)濟做出貢獻,我們就切實做到。但是我們并不喪失我們的水準,而且比我們原來培養(yǎng)的水準還要提高。這里的學生外語水平比較高,因為教材都是外語教材,授課語言都是英語或雙語。美國的一位校長來這里參觀都感到驚訝,沒想到在中國還有這樣一所高水平的研究生院。這就是哈工大的精神,我們想做,就一定要做好,盡我們最大努力做好。我不能說深圳研究生院已做到十全十美,但是國內(nèi)要做到深圳研究生院這樣的水平確實不多見。包括他的培養(yǎng)質量,他的培養(yǎng)理念,校企合作,按科學型和工程型兩類人才分類培養(yǎng),這個并不多見。
所以我們在深圳研究生院試點基礎之上,所有校本部在校研究生也要分類培養(yǎng)。我們現(xiàn)在在校碩士研究生是8000人,博士研究生是4000人,分類培養(yǎng)是在學生自愿選擇的基礎上進行試點,所以國家教育部把我們學校確定為研究生教育改革的三個試點學校之一,而且整個實驗的大綱都是我們學校出臺的。而且教育部把我們學校確定為國家十個工程高層次人才教育培養(yǎng)基地之一。每一次歷史的關頭,哈工大都在國家教育改革的浪頭前面,在引領著國家教育的走勢。
在科學研究方面,哈工大的科研經(jīng)費增長很快,一直位居全國重點高校的前列。我們學校一年的科研經(jīng)費相當于黑龍江省全省其它40多所高校加起來的總和的兩倍以上。我算了一下,黑龍江省和山東省80多所高等院校科研經(jīng)費的總和,相當于我們一個學校的科研經(jīng)費。這個不是我說出來的,是我們老師實實在在干出來的。到今年10月31日,學校作了一個統(tǒng)計,我們的科研經(jīng)費又增加了兩個億。到明年上半年,我們學校還要發(fā)一顆衛(wèi)星,而且每兩年發(fā)一顆,這是列入到國家計劃系列的。
2個月前,我們到歐洲去訪問,參觀了丁肇中先生的實驗室,丁肇中先生在法國和瑞士有一個大型的實驗室,他聚積了許多國家的科學家一起做實驗,他是實驗物理學家,他在做世界級的大課題,在研究宇宙的起源,這樣的問題每一個都可獲得諾貝爾獎。丁肇中先生一生有五次重大的實驗,每一次實驗都是震驚全世界。從他身上可以感受到一個大科學家是把世界最前端的東西作為自己的奮斗目標。
我從中感悟很深。我們哈工大在做什么?哈工大在把我們國家近期發(fā)展的重大問題,當作我們學校工科的技術前沿問題。每年,哈工大都要把國家的中長期發(fā)展規(guī)劃、各部委的年度科技規(guī)劃、各省市的年度高新產(chǎn)業(yè)發(fā)展報告加以研究,從中選擇關鍵的、我們學校能夠干的,并且干完以后能夠給國家作出貢獻的課題,作為我們學校基本的發(fā)展方向和重要的研究課題。現(xiàn)在國家“十一五”發(fā)展規(guī)劃確定的16個重大專項,我們學校參與了其中8個,這在國內(nèi)高校是不多見的。我們學校能夠獨立研制衛(wèi)星,能夠研制這樣的實用的裝備,這是得到大家公認的,航天用的地面設備及其他一些航天設備都是我們哈工大老師研發(fā)出來的,這些技術是國外對我們封鎖的,國家無法引進的,哈工大人為國家的發(fā)展作出了非常大的貢獻。
作者:
支持麥子
時間:
2011-7-21 09:09
回復
2#
支持麥子
舉一個例子,有一個項目叫“FAST”,我們有一個年輕的老師在承擔著這個項目,他給他兒子起名就叫“FAST”,這個項目是個什么項目,這是一個大跨度的鋼架結構。大家知道射電望遠鏡,是探測外太空的設備,我們國家也要建一個。直徑多大?比咱的體育場還大,是一個拋物型的,還要變焦距,探測目標不同,曲率就發(fā)生變化、調節(jié),這么大的一個射電望遠鏡,交給了哈工大來參與做。現(xiàn)在我們有一支隊伍,集合了我們學校五六個學院一批教授在做,和中科院、北京天文臺在合作,做成了的話,將會是世界上口徑最大的射電望遠鏡,這個源于什么,源于我們有很好的基礎。今年,國家評出的5個獲得長江學者優(yōu)秀成就獎的,其中一個是我們哈工大的,年輕的馬軍教授,搞市政環(huán)境,搞給排水的。哈工大的精神所在,工程之中有科學,科學之中有工程。哈工大人不摒棄,也不厭棄把自己當作一個工程師,但同時又不把自己當作一個一般的工程師,科學問題、前沿問題抓得很準。
哈工大對年輕人的使用從來都是不拘一格的,我本人也是楊校長在任時不拘一格選拔人才的受益者。目前,我們學校有11位年輕的副教授,可以直接指導博士生。副教授作博士生導師,這在全國也不多見。我們?yōu)槭裁催@么做?因為他們很有才,如果等他們評完教授,再評博導,大概四、五年的時間就過去了。這也是目前哈工大師資隊伍能夠持續(xù)發(fā)展的源動力,我們有一支非常抱團的隊伍。哈爾濱把動物園交給哈工大,我們把動物園改造成哈工大科學園,現(xiàn)在有些老師還稱它“動物園”,我說你不能再叫“動物園”了,我們教授都進去了,再這么叫就不合適了。 這個科學園,軍委副主席曹剛川同志去看了一上午,問:“樹國,是不是你的好東西都給我看了?”我說:“曹主席,我們有31個研究所,你才看了10個。”后來在軍區(qū)總結報告時曹主席說了兩句話:“哈工大科學園真是琳瑯滿目,美不勝收,越看越想看,越看越看不夠。”里面每一個實驗室都做著我們國家前沿性的東西,在做我們國家未來發(fā)展急需的東西,包括譚久彬教授正在做的圓柱度儀,是圓柱度測量的一個精密儀器,達到了世界最高的精密度。他做了18年。我知道他做博士時就做這個課題,孜孜不倦。如果這個難關不攻克,他的一生就要這樣過去了,所幸他突破了,成功了,目前在國內(nèi)引起很大轟動。哈工大人有這種精神,在思考著國家急需解決的問題。再一個要跟大家講的是,我們把衛(wèi)星發(fā)到天上去了,嫦娥一號升空了,將來我們還要到火星上去,那么深空探測的通訊怎么辦呢?現(xiàn)在國際上有一種激光通訊技術,激光作載體,傳遞信息,誰在做?哈工大在做,而且我們做得最好,國際上也不過如此。我們杜善義院士做的復合材料,在幾千度的超高溫下,我們和俄羅斯合作所做的藍寶石晶體來做各種各樣的鏡片,我們不太善于宣傳,大家不太知道,但是凡到過哈工大的人,凡是到哈工大看過的人,都會由衷地表示贊嘆。這是哈工大人一代又一代人的積淀所奠定的基礎。所以,哈工大現(xiàn)在做的就是團隊,所以在哈工大很少看到那種知名的大家,但是每一個團隊拉出來都是非常過硬的,秉承了航天事業(yè)的傳統(tǒng)。
21世紀的發(fā)展不 是靠哪一項技術或是靠哪一個人,都是多學科的交叉,多項技術的綜合,靠的是多學科的綜合,我們很少再像牛頓當年一樣,發(fā)現(xiàn)一個定理,這種時代已經(jīng)過去了。去年一年,我們學校有兩個國家重點實驗室被批準,科技部說,一年給一個學校批準兩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在歷史上是從未有過的,其中一個就是機器人實驗室。我們競爭對手是中科院的自動化所,因為中科院實力很強,所以我感覺到有點擔心,最后結果哈工大兩個國家重點實驗室都被批準。哈工大在研制機器人方面,已經(jīng)處于全國領先地位,大概有幾十種各種各樣的機器人,有爬墻的、爬內(nèi)管的、爬外管的、爬鋼索、點焊、弧焊、噴漆、搬運、導游、監(jiān)控、偵探、反恐、微納米、體內(nèi)的、體外的等等,到那一看,眼花繚亂。咱們做的其中一項是爬墻機器人,可作警用。我們所做的項目,不僅技術含量高,也有非常好的應用前景。最近有幾百臺機器人需要哈工大來做。大家可能會問為什么你們不做日本那種兩腿機器人呢?那一個就上千萬吶。我認為那種機器人違背了機器人的基本定義。機器人從事的應該是,在危險環(huán)境、極限環(huán)境下工作。如果人能做的,不要用機器人來做。所以我們現(xiàn)在做的東西是搶險救災機器人,反恐機器人,排爆機器人等等,西氣東送整個管道都是一段一段的管子接起來的,但每一個焊縫是否達到了要求要對焊縫進行檢測,但光在外面檢測不行,還要到里面進行檢測,因為它的壁很厚,人進不去,讓機器人進去。
很多這樣的問題需要用工程技術來解決,我們哈工大確實走在了前面。
最近海內(nèi)外一批非常優(yōu)秀的學者來我們學校任教,其中包括外國人,比如印度人、日本人、俄羅斯人,表明大家關注的不是學校提供的待遇,而是提供給他們的事業(yè)的平臺。我們搭建了一個非常好的平臺,在這個平臺上,聚集了一大批以我們自己哈工大人為主體的,同時也吸引了各地優(yōu)秀的學者。在我們科學園,有近1000名教授,4000名博士,近600名訪問學者和博士后等5、6千人的隊伍在從事前沿的基礎工作。中國高校有這樣規(guī)模和國際水平的科研大平臺為數(shù)不多。這個平臺的建立會對我們學校的人才培養(yǎng)和事業(yè)的持續(xù)發(fā)展將會發(fā)揮重要的作用。
同時,我們也在盡我們所能改善學生的生活狀況,在盡我們的微薄之力。
作者:
支持麥子
時間:
2011-7-21 09:10
回復
3#
支持麥子
我們哈工大在黑龍江省,學費是收得最低的。我們平均大概一個學生每年本科生學費在4500元左右,但是20%的貧困生交不起學費,所以平均起來人均在4000左右,校本部的在校生是15000人,我們每年能收上來學費6000萬元,按平均一個人4000元算。學校每年給學生獎助學金、生活補貼、副食補貼、醫(yī)療補貼總經(jīng)費多少,學校每年要拿出多少,各位校友,學校每年要拿出9000萬,所以它學費是一個負值,但是我說值,因為你是花在學生身上。所以現(xiàn)在物價漲了哈工大食堂的價格一直沒漲。市面上賣茶雞蛋7毛錢一個,我們賣給學生4毛錢一個,所以我說再苦再累,不能把這個責任轉嫁給學生,因為他們是受教育的,他們是國家未來的希望,他們沒有錢,他們本身就不掙錢靠的是家庭的供給,學校能做的就盡量去做,在學生培養(yǎng)問題上不要算經(jīng)濟賬。你跟政府算經(jīng)濟賬可以,不要和學生算經(jīng)濟賬,所以包括各位校友提供的愛心助學基金我們每次都當成一個精神傳承這么去發(fā)放,告訴我們同學們“這是你們已經(jīng)離校的學長們給你們提供的助學金”。所以我們學生在每次接到這種助學金都是非常感動,學校每年包括企業(yè)捐贈的、校友捐贈的,方方面面的包括國家給的助學金,每年我們的學生受益匪淺。在哈工大從來沒有出現(xiàn)過學生因為家庭困難、生活拮據(jù)而無法上學,這種情況是不允許的,所以在這方面我們的學工處、團委做的工作非常多。在座的各位校友,時代已經(jīng)變了,你們可能不太了解,現(xiàn)在學生們的心理狀態(tài)和你們當年在校是已經(jīng)完全不同了。他們都是獨生子女,他們是靠應試教育考大學這種方式拼上來。他們進入大學以后自我管理能力相對來說都比較差,但是都很聰明,基礎很好。但是你們不知道,我們每年在校本部招3750名學生,在3750名學生中每年招生之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做心理測試,每年做心理測試大概都有40名左右學生有比較嚴重的心理障礙。這些學生都要靠輔導員、靠專職的醫(yī)療機構對他們進行教育治療。所以這些情況已經(jīng)和原來完全不一樣了,加上現(xiàn)在出現(xiàn)的網(wǎng)吧……白色鴉片,學生一旦進入網(wǎng)絡,這個孩子一生基本上就毀了。因此我們有大量的工作要做。我們學校現(xiàn)在成立了基礎學部,要用一年的時間讓學生們完成從高中到大學的過渡,要不然一入大學,一上完課老師就走了,孩子們就放羊了,沒人管了,中學里原來家長管,班主任管老師管,到大學以后沒人管了,想干嘛干嘛,孩子們沒有這種自制力沒有壓力,他不像我們當年在校的時候都有一種理想,一種目標,一種責任感,會自己管理自己。現(xiàn)在孩子不行。我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可能你們都不能想象,有的孩子他連哪個月份穿什么衣服自己都不知道。所以我現(xiàn)在對這種應試制度是痛恨之極,把孩子們管得跟機器人似的,讓人忍無可忍。這家長要給衣服編上號,告訴孩子幾月份穿幾號衣服,你把孩子管到這種程度,你說孩子以后怎么辦。但是這個我們沒法去埋怨,因為我們接的就是這樣的孩子,所以不管前面做得怎么樣,一旦進入大學校門就是我們的責任,我們要用四年的時間,要讓孩子走出校門的時候能夠具備完整的人格、具備堅強的意志具有社會責任感,具有扎實的專業(yè)技能知識,這是我們要做的,所以不管怎么樣,不管他來的時候什么樣,這和孩子無關,他們是受害者,我們要做的是怎么把正常的精神狀態(tài)給孩子們恢復起來,這是我們要做的。
但這些孩子非常可愛,我給大家說一下,我們在進行本科教學評估的時候,我們學生搞了一臺晚會,第一個節(jié)目震撼人心,當時我眼淚都要掉了。我們的學生穿著軍裝,當時在場的老師學生所有的人都起立,我們的學生舉著軍旗走到舞臺中心面向觀眾行禮,第一句喊的是“偉大的祖國,哈工大人向您報到!”,這是我們80年代后的孩子喊出的聲音!我覺得不是他們沒有責任感,是我們作為育人者沒有根據(jù)教育客觀規(guī)律去培養(yǎng)孩子,所以我們作為育人者在校期間要珍惜這些孩子,他們都是國家未來的希望,這是我們學校要做的。所以學校要把育人作為首要的任務,無論我們做什么工作我們的首要目標是把我們的學生培養(yǎng)的非常優(yōu)秀,使他們走向社會之后成為各行各業(yè)的棟梁之才,所以這是我們的工作。我們也看到很多學生確實是做得非常好,經(jīng)過一段時間鍛煉之后他們成長非常快.所以全國三好學生、三好班級呀他們做了非常多的事情。你不可能想象一個貧困學生,一個享受助學金的孩子,一個擔任3份家教的孩子,一個女孩子還要承擔她弟弟上學學費。這樣一個孩子也是一個學習優(yōu)良的孩子,她的學習成績非常優(yōu)秀,她要打三份工,她要拿著獎學金還要拿著助學金,這樣的孩子被我們學校評為三好優(yōu)秀學生。我為她那樣的精神而感動,小鄭是一個小城市來的孩子,父母下崗,她供弟弟上學還要交自己的學費。她學習成績還非常好,做三份家教,還給家里郵錢,非常讓人感動。給她發(fā)咱們校友助學基金的時候,這個孩子說了一句話讓我非常感動,她說:“當我走向社會的時候,能掙錢的時候,我一定把我的錢再回饋給學校,給愛心助學基金,讓更多的孩子受益。” 所以這是我們哈工大精神的一種傳承,我在這個學校工作我也感覺到非常的自豪,感覺到非常有信心,我相信哈工大肯定能做得越來越好。
作者:
支持麥子
時間:
2011-7-21 09:10
回復
4#
支持麥子
我們在師資隊伍問題上,還是秉承上一屆班子遺留下來的就是“以情感人”,就是以感情、以實際行動關懷他們。現(xiàn)在我們學校盡我們所能對年輕教師,對骨干教師,對老教師,盡我們最大的努力去關懷他們,讓他們能感覺到很舒心。前段時間我們學校舉行了金婚典禮,為學校所有的婚齡在50年以上的老夫婦們舉行了集體的金婚慶典,大家都很高興很開心。我們學校現(xiàn)在整個的校區(qū)的建設、校園的建設在原來的基礎上都有了新的進步,我相信我們還會做得更好。
那么下一段哈工大要做什么?這里跟大家交代一下,一個是在科學研究上哈工大還要秉承服務國防、服務社會經(jīng)濟這樣一個主干任務,我們學校能夠在有的學科基礎上能夠做得更好;現(xiàn)在我們和國際合作,我們和俄羅斯關系是非常好的,工大和俄羅斯有很深的淵源 ,現(xiàn)在工大和俄羅斯,和俄羅斯所有知名的高校保持著非常密切的關系,明年我們要和莫斯科大學,包括象歐洲的一些知名大學,美國的一些知名大學要聯(lián)合做一個世界理工科大學或者大學的理工科如何發(fā)展這樣一個高層論壇,由我們和莫大牽頭。為什么要搞這樣一個論壇,認真分析一下21世紀工科的發(fā)展走勢和人才培養(yǎng)的基本規(guī)律,然后找出我們自己應該走的道路,在這方面我們想形成一個聯(lián)盟。另外臺灣的科技大學最近給我來了一封信,想組成一個亞洲大學的聯(lián)盟,包括臺灣科技大學、香港科技大學呀,他在大陸就挑了一所哈工大。所以象莫斯科大學校長說我們在中國就認一個合作伙伴,那就是哈爾濱工業(yè)大學。他愿意和哈工大合作,所以每年很多俄羅斯的教授到我們學校來,有一個教授在我們學校已經(jīng)工作很多年了,在楊院長他們那個國防重點實驗室工作一段時間之后還要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我說你要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你這個國籍不對,他也是咱們的長江學者。他在這工作一段時間之后被哈工大的精神感染,他覺得非常愉快,非常舒心。
我坦率地和大家說,原來我們出去合作,我看到人家國外大學的校長我都覺得矮一頭,我看人家的環(huán)境,人家做的成果我就覺得和人家差距太大了。現(xiàn)在我出去我坦率和大家講,我腰桿挺得直直的。我到英國訪問,到英國理工、曼徹斯特大學去談,我領著咱們的教授到了以后,把筆記本一打開,到那一比較,我一看咱們比他們做得還好,咱現(xiàn)在還有什么好怕的,所以他們現(xiàn)在都非常高興和哈工大合作。
我們現(xiàn)在有一個計劃,叫哈工大與世界名校,我們鎖定世界前200位的學校和哈工大合作,主要合作就是為哈工大的學生進一步深造,能夠進入世界名校,從師世界名師提供條件,我們準備每年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各送200名,每年大概送5%-10%的學生,所以現(xiàn)在很多學校的校長都來信要人,像日本的名古屋、英國的曼徹斯特、法國理工這樣的學校都來信要咱們的學生,這次愛爾蘭的都柏林大學一下就要咱們的40人,法國咱們原來是40名,現(xiàn)在已經(jīng)到近百名了,不斷地要,說你們的學生很好我們還想要。現(xiàn)在我們不得不聘請意大利的老師來教意大利語,法國的老師來教法語,德國的老師來教德語,你沒辦法,因為我們的學生要去,要有基本的語言能力,現(xiàn)在語言的學習越來越廣泛。
我們最近準備在國際合作這塊進一步加強,下一步我們要和莫斯科大學在數(shù)學方面舉辦高水平的師資班,培養(yǎng)我們自己的數(shù)學人才,莫大是非常有名的大學。所以我想,在未來哈工大的發(fā)展走勢主要在培養(yǎng)高層次的人才,按照國家需求和社會國際化發(fā)展需求,兩個基本需求來給我們學校一個恰當?shù)亩ㄎ唬沟梦覀儗W生各得其所,既滿足社會應用型人才發(fā)展需求,也滿足科學技術發(fā)展高水平人才發(fā)展的需求。這樣呢國際化和高層次人才培養(yǎng)將成為我們學校下一步發(fā)展的主流。另外我們學校也要牽頭舉辦國際性的大學聯(lián)盟,校長聯(lián)盟等等,真正把我們學校放在世界高等教育信息教育的中心地帶而不要被邊緣化,盡管我們地域邊緣化,但是我們哈工大在地位和作用上絕對不能被邊緣化。不僅在國內(nèi)我們要占據(jù)高等教育的中心地位,在國際舞臺上我們也要盡量把自己放在學術教育的中心地帶。整個市場經(jīng)濟大概就五個要素,這五個要素要求決定了一個地區(qū)或者一個地方的經(jīng)濟發(fā)展程度的高低。這五個要素是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能源流,這五個要素圍繞著誰流動,流動的速度快慢決定了這個地區(qū)的經(jīng)濟發(fā)展快慢。對于高校來說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這四個要素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沒有人來,我們被邊緣化,我們不停的輸出,我們把我們的信息告訴別人,我們把我們的人才送給別人,我們始終處在一個單項的供給狀態(tài),那我們就要被邊緣化了。任何一個地區(qū),不管是教育經(jīng)濟,只要被邊緣化那就必死無疑,所以哈工大不能做這樣的事情。要把哈工大放在高等教育和國民經(jīng)濟發(fā)展的中心地帶,要讓社會覺得沒有哈工大不行,要讓高等教育覺得哈工大舉足輕重,這是保證我們學校發(fā)展的戰(zhàn)略重心,所以哈工大要在這方面膽子更大一點,改革的步伐更大一點,但是我們自己規(guī)劃要更扎實一些,我們做的事情要更扎實一些,這是我們學校下一步的重點。所以我相信在我們各地校友會的關心支持下,在我們海外校友會的關心支持下,哈工大的發(fā)展未來的前途會更好。
作者:
支持麥子
時間:
2011-7-21 09:10
回復
5#
支持麥子
我需要跟各位校友說的一件事情是學校非常關注校友會的工作,為什么呢?因為校友在各行各業(yè),在海內(nèi)外發(fā)展的好與壞對母校的影響極大。我舉個例子,上個學期,我派人事處的處長到美國去做個調查,我說你去考察一下看我們學校有多少在美國的留學生,社會反響怎么樣,質量怎么樣。他去了,非常高興,回來告訴我,有這樣一個例子,他去考察一個學校,正好有兩個哈工大的學生申請去那個學校攻讀博士學位,這個接到申請書的教授對中國不是很了解,他就找另外一個教授問,他說我這接到兩份申請,是來自中國哈爾濱工業(yè)大學的,這個學校究竟怎么樣,你能不能告訴我,因為你對中國比較了解。這個教授說了一句話,當著咱們的人事處長說,哈爾濱工業(yè)大學是中國理工科最好的學校,我就有這樣的學生,你招吧絕對沒問題,結果兩個博士生全被錄取了。錄取這兩個博士生,不是他們本身怎么樣,是他們前面的師兄在那個實驗室工作給教授留下了很好的印象,所以師弟在后面就跟著受益了,這就是校友的作用!如果我們前面那個做得一塌糊涂把人家教授全給得罪了,人家肯定說可別接,說這孩子不踏實在我這做著做著跳槽走了,找都找不著了,那誰還要?所以哈工大人在美國雖然不多,但是調查的結果是我們哈工大學子在美國特別扎實,申請在哪個地方做就在哪個地方做,而且非要做出成績不可。所以這是哈工大的精神,不像有的學生在這干兩天,一看有更好的地方就跳槽走了也不打招呼。這種背信棄義不誠信的事情在哈工大學子身上表現(xiàn)的很少,所以盡管我們?nèi)藬?shù)很少,但是在美國聲譽很好。
最近其他地方陸陸續(xù)續(xù)也在做一些調研,對內(nèi)地學校的就業(yè)人數(shù)、成長速度,好與壞做一個調研,每次大概我們和清華大學都排在前面,這讓我感覺很欣慰,這證明我們哈工大的學子走出校門之后,在各行各業(yè)在各個地方都做得非常好,這也為母校爭得了榮譽,也為在校生創(chuàng)造了很多發(fā)展的機遇和空間。所以一個學校的發(fā)展離不開校友的發(fā)展,校友的發(fā)展是對一個學校最大的支持,如果我們的校友在各行各業(yè)都做得很好,我相信我們學校一定會發(fā)展得更好,一個學校最后留在社會上的會是一批優(yōu)秀的校友。
盡管我們現(xiàn)在有這么多的成果、技術,但這些都是曇花一現(xiàn),隨著時間的流逝這些很快就被大家忘記了,唯一能讓大家記住的是她培養(yǎng)的一批又一批學生在社會上留下的痕跡,這代表了一個學校辦學的成果。所以我衷心地希望各位校友在你們崗位上能做得很好,用你們的業(yè)績,用你們對社會的貢獻來支持學校的發(fā)展。我們的母校,我們共同的家園哈工大一定會發(fā)展得越來越好。
最近幾年我國航天事業(yè)發(fā)展之迅速,讓國人感到振奮和自豪。而一旦談到航天,大家不可避免地要談到哈工大,因為哈工大有眾多的校友在中國的航天事業(yè)中確實立下了汗馬功勞,做出了杰出的貢獻。從神五神六的發(fā)射,大家看到,五個總指揮當中,從總指揮李繼耐、副總指揮欒恩杰,到副總指揮、總裝備部的副部長胡世祥,一批人都是我們哈工大的校友,這不是一個偶然現(xiàn)象。如果在一項國家的重大工程當中,一個學校的校友如此的集中,我想這反映了一個問題,說明了一些內(nèi)在規(guī)律性的東西。為什么這個學校能夠在國家的重大事業(yè)當中,能夠有如此突出的貢獻,這還是說明一些問題的。這些校友杰出的工作為哈工大在社會上贏得了聲譽,這是我們學校所有的在校生所有校友都應該為此感到自豪的。大家看到在神五神六發(fā)射之初有那么多的哈工大校友在承擔著重要的職責,在嫦娥一號發(fā)射中,大家又看到了:總指揮欒恩杰同志以及總設計師孫家棟同志也是我們的校友,三個總指揮當中有兩個哈工大的校友。所以我想這還是有它的必然性的。這和哈工大的校風,他們在校期間接觸到的基本的培訓、所掌握的基本技能是有關系的,當然也包括他們走向社會之后個人的奮斗,個人的進步等等原因。但不管怎么說,當一個學校連續(xù)不斷地涌現(xiàn)出一批又一批杰出的人才的時候,我們不能不說這所學校是一所非常好的學校,我們應該為此而感到自豪。我們應該感謝為社會做出貢獻的校友,是校友們?yōu)楣ご蟮於肆己玫幕A,是校友們贏得了今天的勝利,我也相信還有更多的校友為哈工大贏得更多的勝利。所以學校非常非常關注的一件事情就是辦學要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主,這是學校千古不變的定律,喪失了這些這個學校的精神就要完結,喪失了這一點這個學校就失去了辦學的根本,每一個學校的現(xiàn)任領導者都應該清楚,學校的宗旨是要為學生服務。
我粗略地作了一下統(tǒng)計,現(xiàn)在在我們哈工大畢業(yè)的學生當中當選兩院院士的近百人,在國家各個高等學校當中擔任領導職務的一百多人,在各個企業(yè)界做得非常優(yōu)秀的企業(yè)家們也有近百人。這反映了我們學校在國家發(fā)展的每一個階段,都有哈工大人能夠沖在前面,這還不包括我們那些默默無聞,在具體崗位上做出杰出貢獻的國家勞動模范、在每一個具體崗位上能夠兢兢業(yè)業(yè)做出貢獻的我們眾多的校友。校友的群體為哈工大贏得了聲譽,這還包括一些國家領導人,像李4長5春同志、王9兆9國同志、鄒9家華同志、葉選平同志、宋健同志、周鐵農(nóng)同志……我們一批杰出的校友能夠活躍在國家的政治舞臺上,這也應該引起我們的自豪。
作者:
支持麥子
時間:
2011-7-21 09:11
回復
6#
支持麥子
回顧這段歷史,導出一個新的課題,如何能夠保證哈工大的這種歷史能夠持續(xù)下去,而且要比別人做得要好。剛才楊校長也談了,我接楊校長的班的時候是2002年,那時候哈工大剛進入985,9所院校,和大家說句實在話,那時候我的壓力很大,大家知道中國有1700多所大學,好大學很多,而且在發(fā)達地區(qū)的好大學也很多。在這樣一個激烈競爭的前提下,哈工大天時不占,地利不占,在這樣一個競爭的環(huán)境下,如何還能保證哈工大持續(xù)的發(fā)展,確實是一個挑戰(zhàn)性的項目,當時我是硬著頭皮接了楊校長的班,楊校長給了我很大的鼓勵,他說,哈工大有一個很好的校風,有一個很好的師資隊伍,我們還有那么多眾多的校友在各行各業(yè)都對我們校給予支持,哈工大能夠發(fā)展好。我也相信這一點,所以做下來,一直在做、做、做。
我很高興地告訴各位校友,今年教育部組織了上千名專家,對全國的高等院校進行了一次摸底式的排查,然后對各高校的綜合實力進行了一次徹底的評估,以一級學科、二級學科為基本評價指標,包括學生的培養(yǎng)、師資力量、科研成果、發(fā)表論文,學校管理等等方面進行了統(tǒng)籌性的排查,最后我們學校有9個一級學科,被國家列為重點學科,在全國高校當中排第五位。這是非常非常不容易的事情,排在我們前面的是清華,北大,浙大,復旦,我們和上海交大并列第五位。我很高興,所以那天我對全校在校師生說感謝大家為哈工大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使得我們學校能夠在這次國家的評估當中能夠取得這樣的成績。大家可以看到排在我們前面的都是綜合性院校,都是在合校過程中,積極地聚集了很多優(yōu)質資源,清華北大這兩所老大哥學校不用說了,浙江大學把在浙江的很多優(yōu)質資源,即幾個學校合并在一起,它目前是我國辦學規(guī)模最大、學科門類最齊全的一所大學,理工農(nóng)醫(yī)經(jīng)管文法歷哲教育除了軍事沒有,十二個門類它占了十一個,是最齊全的。那么復旦大學大家也知道,把上海最好的一所醫(yī)科大學給合并了,但是哈工大人不氣餒,這一點讓我由衷地感到自豪,哈工大人無論在面對什么樣的變化,哈工大人處事不驚有自己的辦學理念,我做的事緊扣國家發(fā)展的命脈,我有多大實力我就做多大的事情,而且我做了就要做好要么我就不做,這是哈工大人的精神所在。一個學校辦得好與壞不在于規(guī)模的大小,也不在于學科門類是否齊全,而是在于它能不能在它應該具備的優(yōu)勢方面真正地把優(yōu)勢發(fā)揮出來,世界上的名校也不都是綜合性大學。任何一種學校,它是好壞,和你是不是綜合性大學,和你是不是多學科大學,沒有必然關系。而在于,你這個學校培養(yǎng)的學生是不是真正在社會上贏得了應得的聲譽,我想這是最關鍵的。如果你哈工大作為單科性學校或者作為多科性學校,你有眾多的科學家,你有眾多的企業(yè)家,很多杰出的人物在政界作為新星閃耀,我想這個學校毫無疑問,它就是一所名校。如果你的學生走向社會,受到社會各界的歡迎,認為你的校風好,你培養(yǎng)的學生扎實,你培養(yǎng)的學生誠實,受到社會各界的歡迎,我想這也應該是一所名校。反之,盡管你的規(guī)模再大,你的學科門類再齊全,如果做不好的話也是白白浪費了這些好的資源,所以我們祝愿兄弟院校能夠做得更好,但是我們也相信哈工大一定也會做得更好。
剛才楊校長談到我們在1974年南遷北返回來,當時是一窮二白,面臨那么一個復雜的局面,哈工大人能夠絕處逢生,能夠在原來的精神的感召下能夠在被破壞的這塊校園,這塊土地上把哈工大盡快恢復起來,這是非常非常之不容易的。我看了一下哈工大歷史所涌現(xiàn)出來的一代又一代的杰出校友,都是在我們學校發(fā)展最好的期間,那些校友畢業(yè)了。等到后面南遷北返--文化大革命這段期間,處于人才培養(yǎng)的空白階段,這段期間大家可以看到,在各行各界,我們學校的人才也處于一個空檔。恢復高考以后,新的學生又培養(yǎng)出來了,然后逐漸又出現(xiàn)了很多杰出人物,包括現(xiàn)在中科院的副院長,當年也是最年輕的科學院院士李院長,就是我們學校二系畢業(yè)的學生。我昨天在北京開校長咨詢會,我坐那兒一看,幾個校長都是哈工大的,有大連理工的校長歐進萍,大連海事大學的校長王祖溫,南航的校長王福平,北郵的校長方濱興,我一看全是哈工大文革以后畢業(yè)的那些人,而且都在我國的著名大學擔任領導職務,所以我感到很高興。大家都沒有商量就坐在一起了。在這樣的會議場合,大家不會去爭搶地位,但是在實際做的過程中,大家都在積極地爭取。我也為這樣一個學校有這樣好的精神和風氣感到一種自豪和高興,所以這樣一種傳統(tǒng)很重要。
舉幾個讓我非常感動和自豪的例子,一個就是馬祖光教授,是中央確定的知識分子楷模,馬老先生已經(jīng)去世了,但那種精神對學校形成了一種非常深遠的影響。在我們學校,馬祖光像很多人,很多人像馬祖光。像馬老師這樣的人很多,馬老師當年在德國留學,回來時,他攢下的外匯沒有買家電家俱,用來買儀器設備,他回國時把自己的旅費省下來,本來可以自己用,但馬祖光說,國家有點外匯不容易,既然我沒有用完,就把這些外匯留給別人出國學習用。這個精神讓我們感動。這就是哈工大人的責任感和哈工大人對事業(yè)的忠誠心。馬老師在回國以后,在那么困難的情況下,把我們學校的激光實驗室迅速建立起來,而且能做得很好。在新一輩身上,有一個非常年輕的學生叫楊振嶺,他家庭非常困難,是農(nóng)村來的孩子,他在父母反對的情況下,自愿捐獻造血干細胞,配型成功,挽救了一個17歲少女的生命。他被評為去年哈爾濱十大感動人物。所以,在新一代學生身上,也繼承了這樣一種精神。緊接著很多老師和學生也自愿捐獻了造血干細胞,也配型成功,挽救了一些人的生命。他們沒有追求名和利,都是悄悄地做這個事情,他們沒有向社會去張揚,從他們身上看到了哈工大的精神。還有哈工大的博士支教團,到新疆、西藏等貧困地方支教,贏得了當?shù)乩习傩盏臍g迎。這都體現(xiàn)了我們哈工大人孜孜不倦的社會責任感,以及為社會作奉獻的精神。所以我感到,哈工大的未來希望很大.
作者:
支持麥子
時間:
2011-7-21 09:11
回復
7#
支持麥子
很多高校花高價從國外請來一些知名學者任教,我們哈工大沒有這樣做,一方面我們沒有這么多錢引進人才,二是我始終有一個觀點,一個學校的發(fā)展不是靠一兩個人可以做到的,他靠的是一個群體,一種精神。我們也極力歡迎海內(nèi)外有識之士、學者能到哈工大隊伍當中來,但這只是錦上添花,最關鍵的是看哈工大在崗的教師能不能把自己的工作做好。我們能不能把后來的人培養(yǎng)好,這才是最主要的。我們不能寄希望于來一兩個人,能把學校帶起來,這是不可能的。一個學校最根本的辦學環(huán)境就是這塊土壤,在這塊土壤上,能不能長出好苗子,這個土壤肥不肥沃,這個土壤對人才的培養(yǎng)是有利的還是不利的,這是最重要的。如果你是一塊鹽堿地,就是一個好苗子,在這塊土地上,也成不了才。所以,一個學校育人的氛圍,學校的校風,學校的精神,這是學生在四年學習中潛移默化而感受到的,而且終身受益。在四年當中,我們除了給予學生必要的專業(yè)知識之外,其實更重要的是這種精神的傳遞,文明的傳遞,哈工大傳統(tǒng)的感染,這個在學生心中能夠扎下根,對他們后來事業(yè)的發(fā)展是極為重要的。所以現(xiàn)在學校正在極力營造這種氛圍,在傳承哈工大的精神文明,在吸引其它兄弟院校的精華,在不斷營造我們更好的育人氛圍。
我們學校在校的工程院院士有20多名。在全國的工程院院士當中,人數(shù)最多的第一名是清華,第二名就是哈工大。這次評國家一級重點學科,在工科類的重點學科,第一名是清華,第二名還是哈工大。這不是一個偶然的因素。去年,我們學校有7人被評為長江學者,在全國是并列第三,排在我們前面的是清華、北大,我們和復旦大學并列第三,今年,我們又有7位年輕的學者被評為長江學者。我們不斷有年輕的一代涌現(xiàn)出來,去年國家唯一一位技術發(fā)明一等獎是哈工大的譚教授,他作了18年的研究工作,孜孜不倦。這不是個別現(xiàn)象,這是一個群體。哈工大有一個非常良好的團隊精神。這種精神不是學來的,而是一種傳統(tǒng)。上海交大的馬書記問我:“科研經(jīng)費做完課題節(jié)余之后,這些經(jīng)費你們規(guī)定多少比例用于購買儀器設備?”我說:“我們學校沒有這個規(guī)定,我印像中大家剩點錢都買儀器設備了。”馬書記說:“你沒有要求,大家怎么會去買?”我說:“這就是一個傳統(tǒng)。老師帶我們的時候,就是這樣做的,他省點錢,就買儀器設備,學生就跟著學,省點錢沒想到揣在兜里頭,首先想到的是添置一些儀器設備,為我未來的發(fā)展、學生培養(yǎng)奠定良好的基礎。”這就是哈工大精神的體現(xiàn)。哈爾濱并不是一個對人才非常具有吸引力的地方,不論是地理環(huán)境,還是氣候條件,都不盡如人意,但是哈工大就有一代又一代的人在孜孜不倦地在工作。
歡迎光臨 哈爾濱工業(yè)大學論壇|哈特塔 (http://www.jiaxuetong.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